會集本是正確的
念佛人真正肯幹,三年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。諸位去看看《往生傳》,看看《淨土聖賢錄》,你就明白了。淨宗之妙,妙不可言,淨宗之殊勝,十方諸佛如來都讚歎阿彌陀佛,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這不是假的。
我們遇到,大慶幸!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了,尤其遇到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,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,遇到這些大德給我們表法,慧明老和尚給夏蓮居老居士表法,為他作證,會集本是正確的,不應該懷疑,現前這些大德表法,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是正確的,是正法,絕對不是邪法,我們這十幾年學沒有學錯,走的是正道,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證明。
文章恭錄—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639集2014/03/01
阿難尊者聽了佛的開示,用真誠心、恭敬心向西方禮拜,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忽然就看到阿彌陀佛現身了,極樂世界也展現他的面前,看到了。為我們證明,佛所說的話不是假話,阿難代大家禮請,阿彌陀佛現身,讓在會的大眾個個人都看見了。
這樁事情世尊經教裡頭記錄下來了,經典是經過嚴格的審核,佛滅度之後結集經藏,五百阿羅漢請阿難尊者複講,在所有同學當中,阿難的記憶力最好,幾乎可以說他聽一遍一生都不會忘記,像現在的錄音機一樣,這非常稀有的能力。阿難說出當時情形,與會有五百阿羅漢,也都是過去在現場聽經,看見事實真相,所以才能夠寫在經典裡頭,為我們證信。
我們對於經典決定不能懷疑,特別是這部經,這部經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講,不止一次。每一次講經,世尊沒有講稿,完全從自性當中流出,自性所流出的。因為講經的時間不同、處所不同、聽眾也不同,佛是應機說法,因此介紹的裡面就會有幾句出入,不相同的,所以這個經典就有會集的必要,把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的集在一起,把重要的內容統統會集,重複的地方就去掉,編成一個定本。
這個定本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個本子,抗戰期間夏蓮居老居士用十年的時間會集成功的,五種原譯本裡面,佛所說的一句不漏,這就是它完整,重複的地方重新組織,組織得非常之好,讓我們讀起來爽口、流利,無論在文字、在義理,都能夠表達得完整而且完美。這是稀有難逢的大事情,讓我們後人對這個經生起信心,對這個法門。
文章恭錄—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583集2014/01/14
真正老實人,有大慈悲心,有大願心代眾生苦,這樣的人佛會勸他留在世間表法。那壽命沒有呢?沒有了佛幫他延長。你看一般人往生的,六、七十歲很多,我們在《往生傳》上看的,五十歲到七十多歲很多,八十歲以上少了。像海賢和尚這麼長的壽命,佛把它延長的,他有使命。
使命就是表法,表法就是為我們現代念佛人堅定信心、堅固願心,為這樁事情。這些年來佛門,特別是淨宗,遇到有史以來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災難。這個災難就是大家反對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歷史上從來沒有過,國內國外這麼多的人,口頭上的批評,還有文字,報章雜誌、網路裡面,批評太多了。很多依照這個經本子學習的,到最後不敢了,改了,換了,都受這個影響。
阿彌陀佛清楚,讓海賢老和尚表法。表法的用意肯定這個會集本是真經,沒有錯誤;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,集註,也是真經,沒有錯誤;我們這些人依照這個本子修學,學了十幾年,沒有走錯路,放心一直念去,我們也能夠達到不假方便、不落思量、直起直用、自得心開。所以我們嚴格守住一部經、一部註解、一句佛號,一直念到底就對了。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37集2014/04/24
「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」,還有缺陷。「例如《疏鈔》」,蓮池大師所說的,「王氏所會,較之五譯」,五種原譯本,「簡易明顯」,這是它的好處。「流通今世,利益甚大」,王龍舒會集得好。
「但其不由梵本」,他不是從梵文直接翻譯的,「唯酌」,酌是斟酌,「華文,未順譯法」,他是會集,他不是翻譯。「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,即無議矣」,大家對他沒有議論了。「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」,叫校輯。
「又其中去取舊文,亦有未盡」,這個地方對它取捨,等於說重新編排,取捨有些地方不是很妥當,所以後人挑他的毛病。「如三輩往生,《魏譯》皆曰發菩提心」,《魏譯》這一段,三輩都說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可是王龍舒的本子沒有,王龍舒的本子只有中輩發菩提心,下輩不發,上輩沒提到。
「則高下失次。且文中多善根,全在發菩提心。而三輩不同,同一發心,正往生要旨,乃反略之,故云未盡」。這個的確被人挑出來了,這是嚴重的失誤,龍舒居士在這個地方大意了。
「蓮池大師所論精要,正中要害」,蓮池大師對他的批評,這個批評正中要害,真的是疏忽,嚴重的疏忽。「王氏自序中有云:其文碎雜而失統,錯亂而不倫者,則用其意而修其辭」。這句話龍舒居士他自己說的,原譯本裡面講得很雜、講得很亂,確實讓我們讀起來很不順口,也很難懂。這怎麼辦?他用他自己的意思,把它重新修輯整理出來。
這個是不許可的,因為你是會集,會集等於說你把原經改了,這怎麼可以!如果是原文梵文沒有問題,那是你自己翻譯,可以自己斟酌用什麼字樣,會集不可以,一定要尊重,是原文,字字句句都是原文。
一直到這個本子,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本子,才把這些毛病弊病統統改正過來。所以這個會集是在所有會集本,不是《無量壽經》的會集本,除《無量壽經》之外,還有許許多多經有會集的,翻譯的時候就會集的,都在《大藏經》當中。用原梵本可以,不用原梵本決定不能改動一個字。
夏蓮老這個會集本,就是每一個字都是原譯本裡有的,沒有敢改動一個。這就是一切會集本裡頭最殊勝的,真的讓人無話可說,挑不出毛病。底下接著說,「今乃會集,焉能不取原語,而任意行文,是乃萬萬不可也」,王龍舒的本子犯了這個過失。
「至於三輩發心亦然,擅改《魏譯》,又復高下失次」。三輩都有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在夏蓮老這個本子,三輩統統有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。這是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,這個問題是無法掩蓋的,太明顯了。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4集2014/06/06
這些年當中,最近將近二十年,很多淨宗同學對於教義了解得不夠透徹,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,反對黃念老的註解,反對我們修學這個法門(依照這個本子來修學),聲音之大、人數之多、時間之長,史無前例,我們沒有動搖,我們還是堅持著做。老和尚最後為我們表這個法門,我們明白了,他必須堅持到七十年以上。四十歲開悟,五十、六十、七十、八十、九十、一百、一百一十二,七十二年。
七十二年這麼長的時間為我們作證,證明會集本字字句句是真經,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夏蓮居老居士沒有用自己的意思加一個字進去,沒有,你找不到,他每一句、每一個字都是原譯本的經文,沒有改動,這可以相信。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不是自己意思,你看他引用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,總共一百九十三部典籍,以經來註經,以祖師開示來解經,這是智慧,這是叫人佩服,沒有話說。
最後為我們證明,我們這些年來學這個本子、學這個註解沒錯。怎麼知道的?他最後的表法是看到這本書,這本書上就是講這個法,肯定會集本是真經,念老的註解沒錯,我們學這個法門沒錯。他遇到這部書無量的歡喜,如獲至寶!為什麼?阿彌陀佛告訴他,只要這本書出現,你看到了,你往生極樂世界時間到了,佛就來接你。所以他高興得不得了,拿著這本書主動請人照相,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主動要求人給他照相的,只有這麼一次。照完相之後,三天,他就走了,表法圓滿。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35集2014/11/17
哪一個宗派都沒有淨土殊勝,為什麼?淨土容易。淨土主張帶業往生,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都不帶業,沒有帶業的,一定要自己斷煩惱,提升自己境界,你煩惱習氣斷不掉,你提不上去。這個法門不需要,只要相信,只要想去,願就是我想去,你看多簡單。有真信、有切願,下面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行了。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專念,著重在專字,不能雜。
海賢老和尚又被我們遇到了,他老人家把一向專念表演得淋漓盡致,告訴我們像他那樣就成功了。實際上他念佛往生早就成功了,我深深相信,他二十歲開始念佛,頂多二十五歲他功夫成片;換句話說,他如果壽命不要了,他就能往生。能往生而不往生,他是個特別的例子,是受阿彌陀佛的囑咐,要他來給我們作證轉,是這個意思。
你看我們在這個世間遇到這些困難,阿彌陀佛知道,早就知道。反對會集本,反對黃念老的註解,反對我們依這個本子修行,而且反對人的多,反對時間之長,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,我們真的是遇到了大災難。還好我相信老師,我的信心從這兒來的,這個法門是老師給我的,傳給我的,老師決定不會害我,我對老師有堅定的信心。
所以我曾經說過,全世界人反對,我還是依教奉行;別人都不修,我還是依照這個法門修,為什麼?我感恩老師,所以我能堅持。這麼多的人,那個時候有很多,還有在雜誌報紙上,有些單張的,印出來的這些傳單一樣的,有人送給我,我在澳洲,我全部把它送在韋馱菩薩腳底下,把韋馱菩薩請上,把東西統統讓韋馱菩薩踩在腳底下,韋馱菩薩去處理,我就不管了。
我還沒有想到,阿彌陀佛早就知道,派海賢老和尚,一直到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》這本書成就了,老和尚看到了,阿彌陀佛就接他往生。大概也跟他約定了,什麼時候你看到這本書,我就來接引你,所以老和尚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無量歡喜,如獲至寶,拿在手上,主動要求人給他照相。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主動叫人給他照相,這他頭一遭。沒想到,照這張照片三天之後就走了,他就是等這本書。
這本書前面講的給我們作證,證明極樂世界真有,阿彌陀佛真有,四十八願接引眾生是真的,不是假的,這前面是證,證明這個根本疑惑,後面就是針對我們這次遇到的災難,證明夏蓮居會集本是真經,不可以懷疑。字字句句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,沒有改動一個字,這是這次會集的好處。他自己非常謹慎,會集成功之後又校訂了十次,怕人找他麻煩,一定做到盡善盡美。
黃念祖老居士註解這個經,不敢用自己的文字,去找經文,八十三部經論,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,總共是一百九十三種,這些典籍裡面把它抄下來註經,正知正見。所以經是會集的,註解也是會集的,妙不可言。第三個是為我們做證明,我們這批人,這十幾、二十年來依照這個法門修行沒錯。依照這個法門修行,在這些年當中往生的人我聽過,我也見過,瑞相稀有,哪裡是騙人的!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80集2015/2/18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