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用什麼報佛恩?|淨空老法師開示・弘法篇

淨空老和尚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2011
廣為分享,功德無量:

怎樣報佛恩?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不休息

講經教學很重要,尤其對我們現代人。為什麼?過去我在台中學經教,李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學生,輪到你講經了,你聽這堂課,聽完之後輪到你上台去複講,你會非常專心去聽,大概能夠聽到百分之五、六十。為什麼?你要講,你要上台,不能不專心。

如果沒有輪到你講,大概聽到個三成、五成,為什麼?心不在焉,縱然心在而心不專也。由此可知,發心學習講經就是鞭策自己,對自己做出苛刻的要求,不敢不專心,不敢不用心。

長時期的鞭策、要求,假的也變成真的。原來並不是發的真心,但是不斷的鞭策、不斷的要求自己,時間長了自自然然成就自己。由此可知,講經這樁事情對於發心講經的人有多大的好處,成就之後自己才知道。

現代的社會,外面誘惑的力量超過古人百倍都不止,我們用什麼方法去抵抗它?幾個人成功,幾個人失敗了?失敗,都變成欲望、傲慢、嫉妒、瞋恚的俘虜,染上這些毛病,自己毀滅了自己的前途。

這些罪孽很重,所有一切不善都是從這個生起來的,所以叫根本煩惱,貪瞋痴慢疑。講經勸別人,我常說勸別人三分,勸自己七分。不是好講經,什麼原因?對治自己的毛病,自己的病很重、很深,不是這個方法對治不了。

每天勸別人、每天勸自己,勸別人未必會有成就,勸自己真得利益。為這個才真正發心講經,換句話說為救自己。先救別人自己就得救了,不救別人,自己就不得救。這為什麼要發心講經。

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做這個示現,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不中斷,他的用意我們就能體會到。真正能體會到,才知道報佛恩,怎樣報佛恩?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不休息,這真報佛恩。報佛恩就是成就自己,是一不是二,不要把它分成兩樁事,它是一樁事。好,下面。

文章恭錄-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43集2014/06/05


佛弟子用什麼報佛恩?續佛慧命

佛法在世間,講經說法,就像儒家所講的「教學為先」,佛菩薩也是教學為先,把教學看得很重。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,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留下這麼多的經論,現在會集成《大藏經》,諸位都看到。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的教材,成績,不是講一部、二部,不是,什麼都講,為什麼?眾生根性不一樣,有利根,有鈍根;講的經教有淺有深、有偏有圓,有大乘有小乘,有顯還有密,什麼都說。只要有人想學,不一定人多少,三個、二個,一個都行,你找他,他都會教你。這個道理要懂。

佛對眾生的恩德,就是講經教學,不講經教學,功德從哪裡顯示?經教留到後世,後世的佛弟子世世代代都要把佛的教學延續下去。甚至於大乘經裡面講世尊的法運,諸位都曉得,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都講這三種法運。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,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。另一個說法,這都是大乘經上的,什麼叫正法?信解行證這四個都具足,這是正法。有講經的,有聽經的,有依教修行的,有證果的,這就是正法。像法衰了,有講經的,有聽經的,有修行的,沒證果了,這叫像法。末法時期,有講經的,有聽經的,沒有修行的,當然更沒有證果了,這就叫末法。經要不講了,沒有講經的,沒有聽經的,這滅法,佛法就沒有了。這個意思我們要懂。

佛弟子最重要的報佛恩,用什麼報?續佛慧命,續佛慧命就是講經教學。所以說法師子吼,願自己說法像世尊一樣,在大眾當中作師子吼。獅子是獸中之王,佛講經說法如同獅子吼一樣。破邪顯正,幫助眾生建立信心、願心,信願是修學證果必要的條件。你明白了,經教明白了,不能修。修是什麼?修身,得受用,也就是現在所講的,要把所學的道理、方法,落實到生活,落實到工作,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,這叫修行。也就是學了要有用、要致用,用在日常生活上,調整我們的身口意。身口意犯了錯誤,依照佛所講的理論、方法把它修正過來,叫修行。自己得利益,一定要知道幫助別人,講經說法不能中斷。怎麼不中斷?一個人也講,二個人也講,有人問要跟他講,沒有人問,看他的緣分,他聽到能歡喜就主動,不問也自說,也給他講,慈悲到極處!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14集2015/07/17


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是善中之善

諸善功德當中,「隨己堪能」,自己有能力做得到的,「勉力以赴也」,勉勵自己努力要把這個事情做好。我們人,這一生得人身,遇到佛法,遇到大乘,什麼是大善,什麼是真善?古人有兩句話說,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,這是善中之善,大善裡面的善。往聖,往是過去,聖是聖賢,過去世世代代的大聖大賢,他們所修之法、所弘之法、所傳之法,我們遇到了,遇到怎麼樣?要把這些大法繼承過來,我們認真努力好好的學,學成之後弘法利生,還要傳給下一代,後繼有人,佛法不會在我們手上中斷。

文章恭錄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9集2016/3/13


輾轉教脫

輾轉教脫,教學脫離生死,脫離六道輪迴,脫離十法界。輾轉,永遠不會中斷,一代一代的傳下去,所以傳人比什麼都重要。你自己學得不錯,你後頭沒有傳人,死了之後後繼無人。中國古人講,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那個後不是說後代的子孫多,後代有沒有子孫能夠承傳家道,承傳家法、家學?是講這個,這個重要!兒孫再多,他不能承傳,沒有受過好的教育,不知道把祖祖相傳的東西繼承下來。發揚光大,再傳下去給後世,這就對了。菩薩亦如是,一生當中最重要的,弘法是年輕時代,老年的時代著重於傳法。後繼無人,你的功勞、教學等於白費,後頭沒有了,這還得了嗎?這個道、這個法就失傳了。所以「轉相教授,轉相度脫」,這兩句話重要。也就是張子所說的,「為往聖繼絕學」,目的呢?「為萬世開太平」。前面一句是因,後頭一句是果。這個功德大,諸佛菩薩讚歎,諸佛菩薩加持。「如是輾轉,不可復計」,永遠傳下去,世世代代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52集2016/7/14


傳承中國傳統文化

人一生在世,要認識在這個時代裡頭什麼事情最重要?什麼事情是大事?搞清楚了,搞明白了,向著這個目標方向去走,行大事。大事今天無過於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這個事業,這個事業所需要的,你的善心、你的善行,加上工具,你懂得漢字、文言文,你能夠讀中國的古籍。自己的孩子要有這個大願,這是什麼?拯救五千年傳統文化,不能讓它丟失,不能讓它失傳。還有比這個更大的事業嗎?沒有了。

現前發揚光大,就是用網路衛星電視來傳播,有這麼二、三十個人,志同道合,我們生活在一起、居住在一起、工作在一起,我們建一個衛星電視台,建立網路平台,每天大家在這裡介紹,二十四小時不中斷。你想學什麼,你每天到時候就來聽,你就能學到。空中大學,這是發揚光大。在漢學院一直辦下去,一屆接著一屆培養人才,繼起的人才。漢學光大到全世界,這個世界天下太平,不會有戰爭。中國古人理想的大同世界肯定會出現,我們希望是能夠見到。

地球上出現千年盛世、萬年盛世,能不能做到?能,只要我們肯做,世世代代相傳,不能讓它喪失,中國文化傳了五千年,兩個五千年就是一萬年,什麼時候留意這樁事情,什麼時候太平盛世出現。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了,大唐貞觀之後,開元,宋元明清都有盛世出現。清朝距離我們最近,最鼎盛的時期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加上嘉慶的前半段,差不多一百五十年,太平盛世。地球上最強盛的國家,希望將來出現在世界,希望世界變成一家,永遠不會再有國際戰爭,化解戰爭,大家就不再為戰爭而擔心了。

把用在戰爭上的這些費用,這些金錢,國家用它來辦學。我們嚮往當中,學生從小學一年級上學,到拿到博士學位,不要繳學費,學校還管吃管住,國家來培養人才,人才不至於因失學而喪失,比什麼都重要。第二,疾病,生病上醫院,醫院是國家辦的,醫生屬於國家的,上醫院治好了,你出院,不要繳一分錢,醫院也管吃管住,這第二樁大事業。

第三樁養老,老人一生將他的精神智慧貢獻給社會,晚年一定要讓他享福,一個人一生幸福是在晚年,國家辦養老院,養老院裡面就是老人樂園。老人所喜歡的,中國過去的民間藝術,戲劇、詩歌、文藝、說書,統統都要繼承下來,要培養接班人。這些人學會之後,專門娛樂老人,在全世界各個老人院去表演,川流不息。老人喜歡看戲天天有得看,喜歡聽大鼓書,還天天有人給他講,他不寂寞,他歡喜。真的人的一生,老人幸福是天堂,年輕有體力,苦一點不在乎。

這真正世界大同,真正的極樂世界,把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搬到這個世界來。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,胸懷大志,要救全世界眾生的苦難。不能我一個地區,要侵犯別的地區,不可以,整個地球是一村,整個地球是一家人。我們要走這條路,到處去宣揚,響應的人很多,慢慢人愈來愈多,大家就有信心。希望每個國家不再養軍隊,不再去製造武器了,這筆費用省下來,辦很多很多好事。地球人真聰明真有德行,做出這樣的好事,佛菩薩的事業他都做上了。

文摘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第410集2016/12/31


求新求變

我們最近印了一千套《龍藏》,目的是以印藏的功德祈求世界和平。台灣的同學們告訴我,希望再發心印五百套《四庫薈要》,我聽了很歡喜,如果能印一千套就更好了。《四庫薈要》有五百冊,是《大藏經》的兩倍半。我現在還有收藏兩套《四庫薈要》、一套《四庫全書》,我答應供養底本。學佛人要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翻印這些典籍,必定得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,我們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,社會安定。希望古聖先賢智慧經驗的結晶,能普遍流傳到全世界,供養一切眾生。而書本適合於圖書館,及大道場收藏。更進一步,若要普及,最好還是做成電腦軟片,一部《四庫全書》做成軟片只要十幾盒,《四庫薈要》只要七、八盒。這個成本很低,可以大量普遍流通。再者,如果有緣分,我要找一批學者來講解教學。教學不需要用教室,就在攝影棚錄相,並同時上網。全世界有志學習的同學道友們,都可以在網路上學習。科學技術不斷進步,今天大家看網路有時畫面還斷斷續續,我相信明年這個情形就完全改變了,網路顯示的影像、聲音,會與電視完全相同,這是大幅度的變化。學佛人不能守著不變,若是不變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」,這一句經就白念了。

(節錄自《華嚴經》第667集【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】)


印書校對

印書選擇對世道人心有益的文字流通,那是無量功德,但是校對非常重要。往年,台中李老師有許多文字是交給「瑞成書局」印製,我們學生都參與校對工作,校對了三遍還是有錯字,老師並不責怪我們,知道要校對得很精確是相當困難。但還是要認真努力去做,要做到完全沒有錯字才好。我們自己校對,怕這個本子裡面還有錯字,所以第一版不要印太多,印幾百本,最多印一千本,分送給同參道友們,請大家去看,發現錯字趕快通知我們,再印第二版將之改正;二版以後,就可以大量流通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。

(節錄自問答21-90-54)


好事不如無事

「香港佛陀教育協會」會長告訴我:「我們這個道場所有經書、錄相帶、光碟流通的量很多,我們的經費來源不足,可否斟酌收一點成本?」我說:「不要,我們有多少收入做多少事,收入多我們多做,收入少我們少做,沒有收入不做,好事不如無事。這個小道場一個月的開銷也不少,有收入我們好好經營,沒有收入就關門。」經營一個道場,大家都很忙碌;要是關門了,大家都沒事。而我們今天雖然經營也是無事,心裡無事!十方四眾同修到這裡來布施供養,不是給我們享受的,是委託我們替他做好事。如果他不委託我們,我們還去找事攀緣,這就錯了。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攀緣的。但是別人送來委託我們,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替他修福。我一生所學如是,所以我們不化緣,不問人要錢。錢多了多做,錢少了少做,沒有錢就不做,功德也是圓滿的。此理很深,要細心去體會。

(節錄自《華嚴經》12-17-807【摩尼寶雲以覆其上。其雲普現華藏世界毗盧遮那十方化佛。及一切佛神通之事。】)


末法弘揚大乘

世尊在《法華經》裡說過,末法時期一定要弘揚大乘。佛早就知道了,末法時期是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。小乘是封閉的,適合於封建時代,大乘法適合於民主開放的時代。今日整個世界都開放,連一些帝王制度的國家也走向民主憲政,因此不能不面對社會的現實走向開放的道路。這時,就非常契合於大乘法的弘揚,我們要把大乘的理念、德行與全世界各個宗教交流,我們也看每一個宗教的經典。在我眼目當中,這全是大乘經,我非常尊重與歡喜。

(節錄自21-94一切眾生皆成佛)


校經

古大德遇到經本的用字不一樣,不會隨意更動,但會註明清楚,哪個版本是用什麼字。這種態度做法是正確的,儘量保存其本來面目。即使錯了,也不會輕易改正,只是加註於旁而已。如《大正藏》有校刊集,校刊集做得好,這樣流傳才不至於有錯誤。從前經本是手抄的,難免把字抄錯、遺漏、或者多字,這是在所難免。這麼大部頭的典籍,印刷排版也常常排錯字,校對真的不容易!

從前李老師常講,過去總以為校對不是難事,自己做的時候才真正曉得不容易。當年,台中印經是用排版的,經過五、六次的校對,印出來還有錯字。李老師知道這個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,細心謹慎去做,還是難免有錯誤,但盡心盡力就算是功德圓滿了。

(節錄自《華嚴經》12-17-0612「決擇意化」)


佛法非常重視行

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,我們這個班上同學二十多個人,每個人學的法門不一樣,淺深、境界都不相同。程度淺的,小學畢業的,老師能教,在小乘經、在方等經裡面選很短,意思不深,內容都是倫理道德、因果教育。

這個就是世間法,佛陀的隨順世俗的教學,幫助眾生斷惡修善,他的果是決定不墮三惡道,依照這個方法修行,來生可以得人天果報。這是佛教學對比較低一點的程度,根性劣的。

根性高的,也要適合他的程度,他能夠理解,他能夠落實。理解不能落實,最好不要教,為什麼?變成玄學,他不能得受用。所以佛法非常重視行,佛門弟子叫修行人,他重行。也就是學到的東西,可以幫助我們修正錯誤的念頭、錯誤的言語、行為,這個東西學了很管用、很踏實,真正契入境界,落實在生活當中,他生歡喜心。

所以佛沒有定法,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,確實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我們在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身上統統看到。包括我們眼前才往生的,才一年的海賢法師,海慶法師,這些人生平當中你都能夠看到。然後才曉得佛法是多麼現實、多麼實用,真管用,決定不是談玄說妙。

文章恭錄—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22集2014/04/11